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單調、頻繁和重復的長時間作業,或是危險、惡劣環境下的作業,例如在沖壓、壓力鑄造、熱處理、涂裝、塑料制品成形、機械加工和簡單裝配等工序上,以及在原子能工業等部門中,完成對人體有害物料的搬運或工藝操作。
20世紀50年代末,美國在機械手和操作機的基礎上,采用伺服機構和自動控制等技術,研制出有通用性的獨立的工業用自動操作裝置,并將其稱為工業機器人;60年代初,美國研制成功兩種工業機器人,并很快地在工業生產中得到應用;1969年,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用21臺工業機器人組成了焊接轎車車身的自動生產線。此后,各工業發達國家都很重視研制和應用工業機器人。
由于工業機器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適應性,能適應多品種中、小批量的生產,70年代起,常與數字控制機床結合在一起,成為柔性制造單元或柔性制造系統的組成部分。